康平乡村地名轶事:东升村
发布时间:Jul 11, 2022 | 作者:文旅中心
录制:于海涛
供稿:于海涛
编辑:数字化工作部
东升满族蒙古族乡,地处康平县西南端,距县城25公里,南与法库县四家子乡、卧牛石乡接壤,东与本县方家屯镇相连,西与柳树屯乡相接,北临张强镇、二牛所口镇,地势南北狭长,南窄北宽,中间高,两侧低,形如平卧着的一条鲤鱼。
东升乡是典型的农业乡,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大豆。近年来确定了以寒富苹果、桑蚕养殖、设施农业、花生产业、标准化养殖小区等五项为支柱产业。
东升乡交通便利,辖区内探有地下石油,市级公路—“法彰线”从东升乡北部贯穿,长八公里。县级公路—“二西线”南北贯穿全乡,长13公里。
东升自然屯的村驻地处于丘陵地带,原名嘎力得(音译)窝堡。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就有蒙古族人在此圈地放牧。嘎力得是蒙语凤凰的意思,因居地中间有溪水长流,两侧有山岗,如同凤凰展翅欲飞,故名嘎力得窝堡。至道光年又有张姓等六户人家,从山东逃荒至此落脚在村东头,租种蒙古人的土地称为六家子。至光绪年间到此定居者渐多,东西相连,实行屯、甲制时成为嘎力得窝堡。
该村民国时属三区,伪满时为力得村所在地,解放初为第九区。1961年成立善友屯人民公社,1969年善友屯公社迁至嘎力得窝堡时正值文革期间,根据“东方红、太阳升”,群众更名为东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