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登录/注册 搜索

【科普宣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了 | 一起了解文化遗产知识

发布时间:Jun 12, 2023 | 作者:康平县文化馆


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

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那么,你知道

它究竟是个怎样的节日吗?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640.png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是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截至2022年12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文化遗产历程

01


1985年

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

02


1987年

中国正式加入该公约及开始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首批6个世界遗产获成功申报。

03


2006年

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04


2009年

国家文物局创设主场城市活动机制以来,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都选取一座城市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05


2017年

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06


2020年5月,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通知》。根据该通知,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主场城市有关活动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举行。

07


2022年6月6日,国家文物局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线上召开,介绍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有关情况。据介绍,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主场城市活动6月11日在甘肃兰州举办。

08


2023年将是我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1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世代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和手工技艺等,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为世界少有。中华民族的这些文化遗产以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扬向上的活力维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绵延不断,这是中国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是中国在世界上引以为荣的宝贵财富,所以应当视其为传家宝,世世代代传承并光大下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