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登录/注册 搜索

图书馆开展线下图片展预告

发布时间:Jun 29, 2023 | 作者:


康平县图书馆于2023年6月29日在图书馆一楼大厅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八礼四仪—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线下宣传图片展,欢迎广大市民前来观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满18周岁的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法律,1991年通过,2006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修正,2020年第二次修订,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共九章132条。该法明确各级政府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细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职责;强化监护人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同时明确学校幼儿园的报告制度;对监护人监护、校园安全、学生欺凌、学习负担等问题,均有涉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对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主体等作出明确规定。


八礼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四仪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起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