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登录/注册 搜索

知识视界丨七一“建党节”传承精神 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Jul 1, 2023 | 作者: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足以为党之模范”的共产党员--左权将军

1.png

左权(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字孳(zī)麟,号叔仁,原名左纪权。湖南醴(lǐ)陵人,  黄埔军校一期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1925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长征到达陕北后,左权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红军东征。1936年,他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西征并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

历史不会忘记舍身成仁的英雄志士。1942年9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纪念左权,将山西省辽县改名为左权县,这一县名沿用至今。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视察地方工作途中专程到左权墓凭吊,脱帽致敬。

今天,在河北邯郸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中,我们可以瞻仰左权将军墓,一侧有朱德的题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人民“青天”--谢子长

2.png

谢子长(1897年-1935年2月21日),原名世元,又名德元,字子长,号浩如,陕西安定(今子长)县人,是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  ,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1923年,谢子长在北京结识了我党陕西组织的主要创始人魏野畴同志并加入“共进社”,开始对共产主义思想有了逐步了解。

学兵团毕业后,谢子长回到老家,凭借本事和威望当选为县民团团总,1925年前往北京、天津等地寻求革命真理,在白超然和白志诚的介绍下加入我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早在担任民团团总期间,谢子长便多次为家乡百姓申冤,公开对士兵和百姓说道:“以后不论是路过的士兵、办公的军人,还是县里的民团,用差必须通过地方政府的正式摊派,吃饭、买货、用草料也都要按照价格支付现金,不许赊账。”

因此,陕北百姓都叫谢子长为“谢青天”,连毛主席后来为谢子长撰写碑文时也写道:“人民有‘谢青天’的称号。”


首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美国人--李敦白

3.png

有这样一个美国军人,他曾在战后放弃返美,毅然留在中国成为外籍中共党员,一生致力于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对外传播,甚至与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等新中国高级领导人私交甚密,还被毛泽东称作“国际共产主义的战士”。

这个美国军人名叫李敦白,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出色才能,李敦白曾为中国革命建设做出过不少贡献,并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被无数国人称颂一时。

然而,作为外籍中共党员的李敦白无可避免地遭到了有心之人的猜疑和忌惮,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两度蒙冤入狱。好在这位战士在入狱多年后终得平反,拿回了属于自己的荣誉与尊重。

难得的是,即便委屈至此,李敦白从未记恨过中国和中共,正如他所说的:“我同中国的缘分是从60年前开始的,我要为修建美中关系的桥梁而努力一辈子。”晚年回到美国后的李敦白仍在奋力推动中美交流合作。

纵观李敦白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让人不禁感叹,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执着于中国,如此不顾一切的投身中国革命事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