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赏析】文学作品鉴赏(三十八)
发布时间:Dec 11, 2023 | 作者:康平县文化馆
原创赏析
五绝.冬日牵挂
苏勋梅
连日雪狂飘,
寒潮逐浪高。
归期擂战鼓,
宝马碾冰刀。
卜算子•赏雪
张慧杰
寒酥显娇羞。
瑞叶藏灵巧。
又见璇花到处开,
景色千般好。
万树琼苞轻。
一地青盐少。
积素盈门频问客,
酒宴何时了。
只此青绿
陈雅琴
那天出门,遇上大雪。硕大的雪花,密密麻麻,一团团地飘着,像翩翩飞舞的水晶蝴蝶,把天和地凌乱得一片苍茫。我心里着急,不愿在大雪飞扬的路上行进,那一刻,我特别想念家的温暖。
我是和闺蜜一起出行的,路过海洲万亩松附近时,她说,去看看松吧,见过大雪中的松林,才能真正懂得松的品格,懂得这片松林的使命。我一向禁不住这样的诱惑,我们驱车向万亩松林驶去。至于家的温暖,忘了。
万亩松,我来过多次了,可是雪天探访,还是第一次。当我认真地审视那些在大雪重压下的青绿时,心中有了一种别样的感动。
漫天飞雪中,青绿的松枝上开满了洁白的“大花朵”,纤细点的松枝被“花”压得微微下沉,一根根活生生的松针包裹、托举着一簇簇冰凉凉的雪白,看着让人心疼,松针冷吗?松树累吗?
微风吹来,松枝轻轻抖动,松涛轻轻袭来,像在叹息,像在抵御,像在挣扎,像在抖落身上的沉重。我的心随着松在风中颤动,担心那些新生的小松针会不会冻僵,那些细小的枝条会不会被压断。我好想去掸落那些厚重的积雪,我不忍看到这些为我们抵御风沙的美好生命经受折磨、摧残。
松有自己的劫数,要在大自然中接受历练。我知道我什么也帮不上,我无法替它们承受什么,闺蜜和我在风雪中默默地和松站在一起。
一场雪过后,那些新生的松针依然鲜活,在阳光下闪着光彩;那些细小的枝条没有一枝折断,一些坠缀的细枝伏在了粗枝上,或搭在附近松的枝条上,像是手牵着手背靠背,共同抵御雪的残暴。
雪中,我们担心的一切都没发生,微风中,有雪一星星散落,仿佛是一场较量后的残局。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那亮晶晶,洁白中衬着松的青绿,像一把把撑开或未完全撑开的大伞,一棵棵倔强地穿过洁白的世界,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炫耀着飒爽的英姿。
松,挺立着!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那些绚丽的花,那些青翠的叶,足足喧嚣繁盛了三季,占尽了风光,那时的松只是青绿着,平凡着,坚守着自己的使命,与风沙对抗,决不许风沙侵袭一步。花和叶最畏惧的,莫过于刺骨的寒剑冰刀,在霜雪来临时,他们纷纷躲藏起来,任由大地一片荒凉。只有松,这勇敢无畏的松,给这酷寒的雪世界以青绿,以傲骨,以不屈的信念。
站在松下,闺蜜和我读懂了松的品格松的使命,他用顽强的意志同风雪抗争,难道不是抗击风沙的另一种模式吗?他们坚强地磨炼成长,难道不是为了更好地抵挡风沙,堵住风口吗?
我们正想离开时,迎面来了一个中年人,他说他是这里的护林员,大雪中,他和队友们分头行动,一直在林中巡护,怕松树被人偷、被牲口咬、被风雪折断……他说这茫茫黄沙中长起来的万亩松林,可是真难啊,几十年如一日,前一代奋斗者用智慧和血汗栽树治沙,后一代正在全力守卫这一片绿色继续抗沙,他只是千千万万人中的一个。
望着护林人走向林间,背影和松融为一体,我们切身体会到,松的品格松的使命和这里千千万万人的品格使命是一致的,他们合力战胜恶劣环境,阻挡风沙南侵,演绎了一方传奇。我开始景仰这片由松和人共同汇成的青绿。
和万亩松的这次邂逅,我喜欢上了松,喜欢上了敢于和皑皑白雪对峙的这一大片青绿。
只此青绿,动人心魂,启迪我们寻找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