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登录/注册 搜索

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纪录片(第九类 传统医药)

发布时间:Jun 26, 2024 | 作者:


张玉柱,1947年出生,男,汉族,浙江富阳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氏中医骨伤疗法为浙江富阳人氏张永积在清道光年间创立,以手法整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百草伤膏治疗为特色。张玉柱是东梓关张氏骨伤疗法第五代传人,浙江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中医骨伤重点专科建设基地及浙江省中医正骨医疗中心学科带头人。张玉柱擅长四肢骨折的整复,对颈椎病、腰腿痛、股骨头坏死、外伤性截瘫、骨关节炎、骨不愈等疑难杂症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

扫描二维码观看记录片


郑铎,1936年出生,男,汉族,安徽歙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西园喉科为清代五大名医之一、歙县郑村郑氏二十四世祖郑以显所创,因郑氏祖宅号称“西园”而得名。西园喉科治医严谨,名医辈出,至今已有十二代传人。第三代传人郑梅涧于清乾隆年间创制的“养阴清肺汤”,成为当时治疗“白喉”的良药。郑铎为西园喉科第十一代传人。他从事中医喉科50多年,全面继承西园喉科的内外治法及针灸疗法的烙法,吸收现代中医喉科学各流派治疗方法,不断完善自身的治疗体系,使诸多口腔咽喉疑难疾病得到有效治疗,特别在喑哑一症的治疗上独树一帜。他在祖辈“养阴清肺”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独创“轻可袪实”法,对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肥厚等症疗效斐然。他还整理了郑氏喉科历代著作,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

扫描二维码观看记录片


田兴秀,1933年出生,男,苗族,湖南花垣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去世。钻节风疗法是苗医药疗法之一,主要用药为紫葳的根,具有退火、败毒、补体、止痛、疏筋理骨、强筋健肌的功能。苗医药钻节风疗法因应用方便,疗效较好,已作为农村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向全国推广。田兴秀从事医疗工作60余年,一直致力于苗医苗药的学习研究与发掘运用,他遍纳民间苗医之方术,广集巫、傩、苗老司等医道之要义,将之与中西医融会贯通,运用于临床实践。他不懈发掘、研究整理,撰写临床治疗心得几百万字,拥有大量验方奇方,形成了系统的苗医学术思想,先后出版了《苗医苗药》《三本论》《中国苗族医学》等著作。

扫描二维码观看记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