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荐书丨七夕特辑:透过经典看爱情,在亲密关系中找寻自己
发布时间:Aug 29, 2025 | 作者:图书馆

透过经典看爱情
在亲密关系中找寻自己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本是古时“女子大型祈福的节日”。随着时间的演变,七夕和“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相融合,被赋予了与爱情有关的内涵,由此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在当代社会,它更是被很多人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演变成互诉衷肠的节日,其实并不难理解。爱情本身就是人类永恒的命题,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象征爱情的节日,而在中外影视与文学领域,人们对于爱情的描摹也从未停止。
本期,就让我们翻开这份书单,透过经典影视与文学作品探寻爱情,在亲密关系中找寻真正的自己。
《浮生六记》
浮生虽短,情深意长;浮生如梦,爱却真切。透过《浮生六记》的文字,我们看见一个古代女子的智慧与温柔,她教我们如何爱与被爱。同时,这部作品也让我们明白婚姻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起点。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叙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遨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该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书里体现的伉俪情深、至死不渝的感情令人动容。


《傲慢与偏见》
“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伊丽莎白的偏见和达西的傲慢,是他们爱情路上的阻碍,也是他们成长与自我反思的催化剂。爱情里最动人的,是两个不完美的人,一个放下了傲慢,一个解除了偏见,在精神上达到契合,在坦诚与包容中靠近彼此。

作者简·奥斯丁以乡绅班纳特的二女儿伊丽莎白与男主人公达西的爱情故事及两人的自我成长,带领读者领略了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摄政时期的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虽是描写爱情与婚姻,但奥斯丁一反当时社会流行的感伤小说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以其“罕见的幽默感”表达严肃思考与批评,探索女性在爱情中的自我发现与成长、对人格独立与平等权利的追求。


《梁永安:爱情这门课,你可别挂科!》
“真正的爱情从来不会降临到一个不懂爱情的人身上,反过来说,我们要去追求爱情,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富有爱的感情的人,是一个懂得爱情的人。”翻开本书,跟随梁老师重读经典,用文学滋养精神,从阅读中汲取能量,共同探索当代人的爱情之路。正如梁老师所说:爱情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使我们在纷乱的世界里找到自己,让生命水落石出。

本书作者梁永安教授通过解读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爱情主题,探讨现实生活中的爱情问题。本书独具匠心地选取了《苔丝》《呼啸山庄》《面纱》《走出非洲》《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霍乱时期的爱情》《包法利夫人》等10部文学经典名著,通过对每部作品深入解析,探寻爱情幽深而丰富的不同面向,揭示爱情的深度和广度,直抵现代人的自我成长和人生命题。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不同的人会演绎出不一样的爱情。人格是爱情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爱情也是人们改善人格缺陷的宝贵机会。本书作者针对每种人格类型,推荐影视或戏剧作品,让对亲密关系感到困惑的人,能够理解自己,理解恋人,理解爱情。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恋爱与婚姻中的人格识别、接纳与付出》涵盖了九大人格类型,并且围绕每一种人格类型介绍了一个以该种人格类型者为主人公的爱情故事。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学习在亲密关系中各个人格类型者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和感受;他们的恋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和感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双方应该做些什么让爱情更甜蜜。


- 上一篇: 辽宁省图书馆学会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
- 下一篇: 【新书推荐】书香康平云享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