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登录/注册 搜索

弘扬非遗文化 筑梦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Oct 12, 2020 | 作者:康平县文化馆


弘扬非遗文化 筑梦精神家园

9月15日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康平县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学校举办了一场令人赞叹和惊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专项主题活动,让参加活动的教师们深切地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风采和魅力,普遍认为传统技艺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应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学生生活,真正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

本次“202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是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经康平县文化馆协调促成了此项活动。这项活动属辽宁省人民政府惠民实事工程,活动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筑梦精神家园”。其目的是让师生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激发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喜爱,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

1.jpg



这次展演展示的非遗项目有葫芦雕刻技艺、“仨拉击”、古彩戏法、沈阳评书、炭精绘画技艺和东北大鼓。张志华是张氏葫芦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讲述了葫芦雕刻的来历、技艺、传承发展和蕴含丰富的精神文化,其作品雕刻细腻、工艺精美,大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内涵。

3.jpg


“仨拉击”是北方曲艺“数来宝”的伴奏乐器之一,由三块一尺半长的竹板组成,高明春是沈阳“仨拉击”代表性传承人,他表演时,一手持两块平板相互击打,一手持齿板与两块平板连拉带击打,声音清脆悦耳,美妙动听,令人陶醉。


孙志海是郝派古彩戏法的传承人,他表演的“大搬运”,技巧娴熟,变幻莫测,令人拍案叫绝。


郝赫是沈阳评书代表性的传承人,霍大顺是东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这两种曲艺门类都具有上百年的历史,其内容包罗民俗文化、历史故事和爱国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堪称我国传统曲艺之艺术瑰宝。


蒋永华是炭精绘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深耕这项传统技艺数十年,细心打磨,技艺精湛,展示的人物肖像作品黑白分明,柔和细腻,层次丰富,形象逼真。

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