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乡村地名轶事:太平街
发布时间:Jun 30, 2022 | 作者:文旅中心
录制:于海涛
供稿:于海涛
编辑:数字化工作部
沈阳市康平县海洲乡太平街(gai),由于普通话和文字发音的推广发展,把从我太爷爷那辈儿就开始称呼的太平街(gai)说成了太平街,当然了字典里这个“该”字的发音再也找不到。
海州乡位于辽蒙边界,科尔沁沙地南缘,北与内蒙古科左后旗接壤,距县城25公里,乡幅员面积150平方公里。海洲乡是国家定点绿色食品,辽宁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沈阳市花生经济区核心乡镇,沈阳市八大自然风景名胜区之一、辽宁省一日游景点的万亩松就坐落在海州乡。
说起太平街,它位于海州乡的东面,传说清光绪20年,有位叫冯太平的人闯关东来到此地。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关内逃荒人的迁入,形成了一条东西走向稀稀拉拉,将近13里地的村落。村民以冯太平的名字命名为太平街,太平街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康乐太平。一座座院落大多数在公路北侧修建,而这条大路南侧是黑土地,适合玉米、水稻大田作物,路的北侧就是沙土地,适合花生等油料作物。老老年父辈们总在讲:咱们这个屯子啊,最得过,大旱之年道南收获,大涝之年道北收获,旱涝保收。而当今的年代,道北沙土地有机井,道南黑土地有排水渠,受天气影响不大基本上是年年丰收。
村北是三北防护林,连片的油松阻挡着科尔沁沙地南侵,时而松涛阵阵,时而松香习习,引辽河从村南穿流而过,一年四季都能捕捞到鱼,吃鱼不重要,重要的是抓鱼的乐趣。特别是沈康高速从这里穿过,开车上高速,四通八达。这样一个乡村,农作物不单一,背靠万亩松林晨幽鸟鸣,村前流水潺潺,蛙声阵阵,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这样的太平盛世。
太平街我的家乡,这里有我儿时的甜美记忆,有我的亲人,有我朴实的乡亲,更有我的根。
康平高速北出口,太平街里走一走。来吧,远方的游客!来吧,他乡的朋友!